主持人B:你从什么时候立志当漫画家的?
王浣:我说小学的时候目标是当画家,后来左思右想不知道怎么当画家。后来有人给我看漫画,说你能画出这样的小人吗?从那时候开始画漫画,但没有当成一辈子的事情来做。只是到大学的时候才正视这个东西。实际上你上高中一方面当时的家长或者说是教育对这个都不是很注重,孩子再喜欢,在同学里面觉得以画画为荣,但潜意识并不认为它光荣。大上学之后老师教你,如何正视它,然后你才发现它是能够做下来的行业。而且那时候已经开始发表,跟老师谈都比较深入,当时才开始想。就是这样。
主持人A: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漫画和游戏有一个同样的问题,社会大部分人认为漫画不是艺术,而是玩,很无业的,说这个人没事干了。
主持人B:虚度光阴。
主持人A:游戏也是一样,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游戏从自身角度来讲,还有市场、自身发展方向,漫画也是一样,从商业角度来讲是一个产业,它有它自己的产业链之类的。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一生的追求职业去奋斗的很严肃的东西,还得问王立军,你觉得游戏、漫画这两样东西,既然社会上都是很有看法的行业,你家里对你影响大吗?
王立军:不大。我做什么父母都支持,从小沟通很顺畅,没有任何隔阂。一般我有什么事情,我小时候突然间想画画,他们就开始为我准备。
主持人A:你想做演员吗?
王立军:我不知道,无所谓。我岁数比较大,年纪老已,不能再跟年轻人一起嘻嘻了。
主持人A:我不知道是不是漫画家都有这样的心态,感慨人生,总有一种老者的心态?
王立军:没有,我比较严肃。
主持人B:漫画现在分南北吗?
王立军:从绘画风格、内容等方面还是会分一些,比如像广东、四川、上海、北京都是完全不同的路数,可能跟地方以及周围受到的文化环境影响也是很有关系的。
主持人A:你们两个画漫画有一个创作的过程,像你们自身去画画的有一个创作的过程,你是怎么构思主角的形象的?
王立军:这好象都是在最初的时候……
主持人A::真正有实力的漫画家,每一部作品有每一部作品的形象,并不是很定势的,如果一拿过来就能看出是谁画的,就有点儿炒作化了。
主持人B:那不一定,你比如车田正美。
主持人A:车田正美不就是《圣斗士》嘛。
王立军:大家编本子的时候都希望做更有特色的人,而这些人的性格都取自生活,不可能凭空造出。我觉得生活当中朋友性格很适合这个角色。
主持人A:如果这个主角是一个好人,把自己定进去就无所谓了,如果是坏人不如就用小学三年级班主任造一下。
王浣:不行,我们要当坏人。
王立军:这个说不准,说不准谁就倒霉了。
主持人B:现在连载创作作品是一个工作组来创作吗?
王立军:不是,还是个人。我们工作组是以交流为主,毕竟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如果团结到一起的话几滴水可以凝成一个大水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创作自己的故事。我们从来没有限制每个人的发展,非常鼓励。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也是为这些比我年轻人的多铺一点儿路。
王浣:我们就是发展自己同时发展别人。
主持人A:发展别人是画漫画还是看漫画?
王立军:画漫画。
王浣:当然是画漫画。
主持人A:美女嘴都瓢了。
主持人A:你怎么和孟京辉工作组联系上了?
王浣:我朋友跟孟京辉工作组有联系,这次正好机会就叫我去了,也是去帮忙。
主持人A:主要是设计外形?
王浣:对,还有道具、背景之类的,最后的东西由我来协调,因为我本身不是很专业的人,有懂的人来做我只是做协调的工作。
主持人A:你觉得这个工作难吗?
王浣:其实很累,我去过一次之后发现很累,而且真得不挣钱。
主持人B:大实话!
主持人A:话剧是不太挣钱,我前一阵子看过一个话剧,门票要100多,一进去看这么多人,结果都是赠票。
王浣:对,在一个地方演不会超过一个礼拜,但光一个背景就要多少钱?租一个场地又得多少钱,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票价就上升了。如果这个剧演一个月票价肯定就下来了。
王立军:这次挣了吧?
王浣:这个咱们说不上。
主持人A:你没有拿到酬劳?
王浣:怎么会不给呢。
主持人A:从你思想出发的话,你有没有发展他们剧组画漫画?
王浣:我做不到,如果能够跟孟京辉,我相信他们信仰都是非常强烈的。我不会主动去这么做,会被打。
主持人A:一脸霸气,谁敢挖墙角啊?
主持人B:动漫现在处于蒸蒸日上,但有没有泡沫的感觉?现在漫画杂志一个接一个在出。
王浣:因为没有过高的收入,所以没有泡沫。现在想泡都泡不起来,现在杂志起来了,比如起来杂志,一年下来可能只有两个在做。真正说有强大实力的人才能做这个东西,北京的话都是有出版社支持,像上海也是,这个是很废财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