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在现代欧美奇幻文化历史上的地位几乎可以与圣经相媲美。J.R.R 托尔金创造的这个并没有真实存在过的中土世界却真实的影响了数代人。无数的作者、画家、电影人、游戏制作人或从中摄取灵感或直接改编,创造了无数或崭新或相似的作品。
自《指环王》问世之后,与《指环王》相关的产品不下数万,从各种版本的原著,到各类周边玩具、再到同名的桌面游戏、电视动画、电影动画、电子游戏、最终到真人电影。
如果J.R.R. 托尔金如今还活在人世,那么他现在会是一位亿万富翁,这还仅仅只是算上他应得的版税,而不加上他作品授权的费用。
《指环王》创造的价值并不仅仅只是金钱上的。它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体,它是西方新式奇幻文化的开山之祖,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如今才能看到众多带着尖帽子,穿着长袍的白胡子巫师形象,也正是因为有了它,几乎所有经典的奇幻故事都开始于一场聚会或者会面,而且西方奇幻开始让故事发生在一块类似中世纪欧洲大陆上的习惯也是源自此书。
《指环王》的影响如此广泛,中土世界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不可避免的,就有人想要把自己心目中的中土世界通过其他途径展现出来。人们就像把这些文字描述的形象变成真实可见的形象。在这些人当中,画家们首当其冲。
创作过《指环王》形象的艺术家如过江之鲫,他们笔下的中土世界或明媚、或阴沉、或欢乐、或恐怖,人物或高贵、或可爱、或英勇、或懦弱。正如每一个人心目中的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位绘制中土世界的艺术家心目中也有一个自己的中土世界,那里不断在上演着小人物穿越大陆毁灭邪恶的故事。
在众多《指环王》艺术家中,当今最受推崇的有两位——他们是约翰·豪以及艾伦·李。这两位艺术家笔下的中土世界有着明显的不同。约翰·豪的中土世界更加阴郁,也显得更加现实;而艾伦·李笔下的中土世界则更加明媚,因而显得更加脱俗。
事实上,这两位艺术家都知道彼此的名字与成就,通过书信以及电话进行过联系,但是由于他们一个身在瑞士,一个身在英国,所以也从没有想过有机会彼此一起工作。于是,这两位艺术家就在自己的国度中绘制着自己心目中的梦。约翰·豪与艾伦·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加飞往新西兰的航班上,并且他们两位此行的目的还是一致的。
提到新西兰,那么就必须说到另外一个有点肥胖,带这一个圆圆的黑眼镜的中年男子。他的名字叫做彼得·杰克逊。
在拍摄真人版《指环王》之前,彼得·杰克逊并非一个出名的电影导演。他的名声在好莱坞只能说小有名气。并且由于上部电影票房不佳,他的日子并不是特别好过。能够得到拍摄《指环王》真人版的机会可以说是上帝给予他的一次眷顾。因为在彼得·杰克逊找到新线影业投资他的电影之前,他已经拜访过了所有他认为可能投资他拍摄计划的人。而且依据和改编权所有者的最初妥协,《指环王》不但要被分为上下两部来拍摄,而且还要在48小时之内找到新的投资人,不然就会让彼得·杰克逊卷铺盖走人。
彼得·杰克逊揣着他最后的希望和由约翰·豪的画作做成的幻灯片以及自己拍摄的新西兰风景样片找到新线影业当时的老板罗伯特·夏耶。忐忑不安的等待夏耶看完了他的样片。夏耶给了他一个问题 “为什么只要拍两部呢?”杰克逊开始没明白怎么回事。夏耶接着说到“三部曲不是更好吗?”天堂与地狱有时只有一句话的差距。
在彼得·杰克逊之前无数的电影人都想把《指环王》搬上大银幕,但无人成功,唯一次登上银幕还是以动画片的形式。这种种的遭遇使《指环王》被西方电影人誉为最不可能被拍成真人电影的名著。
1999年10月,彼得·杰克逊带着他从好莱坞圈来的钱,在他的家乡新西兰开始他至今为止最为野心勃勃的电影的拍摄。
第一部《护戒使者》2001年12月04日上映,全球票房8亿7千万美元。
第二部《双塔奇兵》2002年12月05日上映,全球票房9亿2千万美元。
第三部《王者归来》2003年12月17日上映,全球票房11亿1千万美元。
全系列电影共获得17个小金人。其中3个最佳视觉效果,1个最佳艺术指导。 如果我们用比较形象的说法来形容《指环王》三部曲的收入就是,如果把这些票房钱换成1美元,可以堆满280立方米的空间。这相当于一个实际面积为93平米的普通民宅所有空间,或者是把一个标准篮球场垫高0.68米所占的空间。
四年后,彼得·杰克逊的成绩无疑是辉煌的,他和他的团队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现了那个中土世界——美丽、神奇、宏大、崎岖、险恶与阴郁并存的世界。从美丽的霍比屯,到险恶的魔里亚矿坑,从雄伟的号角堡,再到最后的决战之地——末日火山脚下,魔王索伦的大本营。在这短短的十几个小时中,中土世界中那场宏大的史诗完全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视觉到听觉的全方位震撼,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那个虚幻的世界之中。可爱的四个小霍比特人,白胡子灰袍的老法师,英俊的精灵王子,豪爽的矮人,以及忧郁而正直的人类王者和他英勇无畏的伙伴。他们的对面站着各种丑陋的兽人、邪恶的强兽人、强壮的食人魔、恐怖的戒灵以及阴险的白袍巫师,还有那个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这个世界的魔眼。这些以前只存在我们想象或者画片之中的角色第一次活生生的站在我们的面前,第一次为我们真实的上演在那个世界已经上演过无数次的故事,那个名为《指环王》的故事。视觉上的奇迹少不了电影美术部门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正是他们的辛勤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使得那些先前只存在于想象与画片之上的角色和场景真实的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奥斯卡就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现在让我们回到之前提到的那架飞往新西兰的新加坡航班上,一位在瑞士居住了近20年的加拿大人和一位白胡子的英国绅士在这个飞机上相遇了。他们在相遇之前已经彼此熟悉,他们在相遇之后却是向着同一个目标而去。
这两个人就是约翰·豪和艾伦·李,他们都是收到了彼得·杰克逊的邀请,前去协助拍摄《指环王》。两人到了片场之后唯一的工作就是在导演的要求下绘制出各种场景与人物的图片,以供剧组参考。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两人的画作成了拍摄影片唯一的直接可视参考物。换句话说,这两个人的作品最终确定了整个三部曲的视觉风格。片中,光明唯美的场景大多出自艾伦·李的手笔,而阴暗险恶的场景则多由约翰·豪打造。两位当今最顶级的插画艺术家用他们自己的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了最真实可信,最具震撼力的中土世界。以此为基础,彼得·杰克逊带来他的团队为我们创作出了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指环王》改编版电影。
今年,彼得·杰克逊和他的团队要在新西兰开拍《霍比特人》的消息早已沸沸扬扬。作为首席概念设计师的约翰·豪业已早早的举家搬迁到新西兰,准备年中的正式开拍。可以说,现在虽然不是约翰·豪最忙碌的时刻,也是摄制组最离不开这位首席概念设计师的时候。但是当他接到《幻想艺术》杂志的邀请的时候,约翰·豪还是答应问一问摄制组。也许是前不久《功夫熊猫》的热映给予了这位新西兰导演一些灵感,也许是因为想在这部作品中多吸取一些多文化的元素,总之,摄制组奇迹般的批准了约翰·豪的请求,给予了他时间不长的假期。事实上即便假期已经批准,但是约翰·豪依然被反复叮嘱,工作需要随行携带并且不可离开电话,被要求随时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联络。由此可见,整个拍摄组已经进入紧张的拍摄前准备阶段,所有的工作都在按部就班的展开。在这样一个非常的时期,让《霍比特人》的一位主创人员前往中国,这其中的意义就变得不那么一样起来。
约翰·豪无疑是一位国际顶级的幻想艺术大师。他的到来会给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怎样的冲击?他的出现能否为中国目前尚且稚嫩的创意产业带来前进的方向?这一切都将在4月底揭晓。
中国的,世界的,幻想的。
顾松 责任编辑
北京,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