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秦孝伟
发表评论:
秦孝伟 昨天下午三点左右送书去秦孝伟家,巧遇浦东的两位藏家也在那儿与他聊天。他们都十分赞赏他的山水画,尤其是老韦据说见多识广,一般海派画家的画他根本就看不上眼,还熟悉江苏、浙江不少知名画家,但是却被秦孝伟的山水画迷住了,着实不易。 我说:“秦孝伟是自然之子,他画的山水有氤氲之气,有灵性,是一般山水画家所难以企及的。”他们表示认同。秦孝伟把我介绍给他们:“是喜欢写写东西的。”他们称现在这样的人很少了。我看见孝伟的房间里又多了三幅画,一幅是大扇面山水画;两幅是画在毛边纸上的山水画,气运生动别具一格。他像晒衣服一样的在小小斗室的一角晒着他的画。 秦孝伟说:“山水画一定是以直幅为主,这样容易表现山的气势和神韵,我有一幅山水画手卷长达二十米,就是从山脚下一直画到山顶的,主要是捕捉大山的灵魂的。古人就是擅长这样直幅表现山水神韵的。因为山水的气韵是升腾直上的,而横着表现就很容易人为的切断山的气韵。” “当时盛传要回上海了,我想上海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有道是十年磨一剑,不如抓紧时间修炼自己。人家把时间都用在打牌、搓麻将、聊天上,我则把我所有的时间都扑在画画上,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在画。” 秦夫人在一旁说:“他早先有机会调回上海的,结果没有回来,如果回来了就不一定画画了。他这个人没有节假日,成天就在他的山水和山水画之间。” “这就是缘,是我与山水有缘,与山水画有缘。我这一生最后悔的就是当年没去浙江美院进修国画,错失聆听陆俨少大师的讲课。我的山水画开始是追摹陆俨少的长笔,黄宾虹的短笔,以及宋玉麟的细笔,之后形成了我自己的风格。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画细了,画扎实了,才有可能放得开,才能收放自如。” “我画画时音乐给了我很多灵感,一个时期听刘德华的,一个时期听张宇的……开始听不出什么味道,听了久了就会有感觉,甚至给我创作灵感,我的十二生肖图就是在听刘德华的歌曲中诞生的。” 我说:“在看了你这么多的书画作品后,感觉是除了画还是画,不够立体,没有包装自己,人家画不怎么样,可是在这个大学进修,那个学院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价。” “这个我不愿意,与其化时间在搞包装,不如多化时间画画了,我倒是很在意你所说的修炼内功呢,如果我的内功炼好了,我的画画好了,什么名声都会不期而至。如果我在忙这些虚名,而不炼真功,又有何用呢,我是最看不起这样的人了。” “前几天看到《新民晚报》上看到与山水对话的画家,我看这个标题用在你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现在你是自然之子,你可以很好的再现山水的神韵,你想一想如果你再注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将传统文化注入到自然山水之中,那将会怎样的美伦美奂。你的画如王维的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你为人如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我早就说过看好你。” “我会努力的,我现在只觉得时间不够用,人的一生钱只要够吃、够穿、够用就行了。我要不断进取,画出更多更美的山水画来,留给社会,留给后代。”
时间: 2009-07-14 04:1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