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潮人,你一定听过“快闪”
“快闪行动”是新近在国际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许多利用网络联系的人,约定一个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同时做一些相似的动作,然后赶快走人。又译“聪明暴民(SmartMobs)”、“暴民(Mobs)”、“快闪暴走族(flashmobs)”等。“快闪族”于2003年最先在纽约出现,如今已风靡全球。
罗马是欧洲首个出现‘快闪族”的地方。当时300人在10分钟内蜂拥至一家图书馆,向馆员查询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书。时间一到,他们一同拍手15秒后迅速散去。
多伦多的第一次“快闪族”活动则是由数十名本地快闪族在央街与艾灵顿道交界处一商场外聚集,听取到首领现场指示后,数十人便一起步入商场内的TOYSRUS玩具店,扮青蛙在店内跳来跳去。所有人莫名其妙时,十余人突然恢复正常消失在人群中。
近年,在国内各地都可以见到快闪族的身影。也曾创造出很多经典的快闪行动。2007年12月的一天,武汉30名快闪族聚集在一家肯德基店。大家选派出两名代表,走上前大声问服务员:“请问有盒饭吗?”服务员当时一愣,回答“没有!”两人朝外面的人群眨了下眼,外面的人开始大喊:“哦,那我们就去麦当劳了!”说完,30人一起闪了,留下顾客和工作人员目瞪口呆。
一位资深快闪族告诉笔者:“快闪族追求的是群体个性,最擅长在公共场所用怪异的动作或语言搞“突袭”,以赚取别人惊奇的目光为乐。我们玩的就是这种“乌龙式”心跳!”
快闪族中,参与者大多是追逐时尚潮流的年轻人。VIVI是某大公司的高级白领,谁也不曾想到她会是快闪族成员之一。据她告诉记者,自己工作压力大,每天身处写字楼里总是感觉压抑。一次偶然机会加入了这种外人眼里很荒唐的团体,感觉非常刺激好玩,很放松。
专家认为,现代社会虽然通讯发达,但人们之间的内心关注却在减少,“快闪族”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通过一种有时甚至是“无厘头”的游戏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张扬自我,跟社会开一个玩笑,实际上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在一个群体中宣泄青春的各种情绪,满足一种心理需要。
笔者日前得知,网上有人开始发起以漫画《乌龙院》中四师徒幽默恶搞的形象组织一次快闪族活动。与不相识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做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据组织者透露:现在都市人生活,工作压力大。我们旨在传递一种无厘头恶搞,乌龙式减压的快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