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创意产业在中国发展的第三个年头。关于创意设计的一切看起来似乎依然很顺利,即便外面的世界已经被危机闹腾得沸沸扬扬。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一些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暗流。
产学研落实难
从1997年10月教育部确定“九•五”期间在全国28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点工作起,至今已经10多年,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本科教学实践特别是重点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用,目前基本没有大学探索出能够把“学术转化为产业”的产学研模式。
学校相对于社会的半封闭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就像有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两者之间,一边是优秀的人才,一边是先进的硬件,却因为这道鸿沟的存在而无法有机结合成为助推设计产业发展的发动机。那么,在学校的半封闭特性不能迅速转变的时候,一条连接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通道也许将是最有效的。
设计职场发展难
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给设计教育带来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给设计教育的质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近2000所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每年将数以十万计的学生推出校门,然而学生们发现出了学校的门,却很难迈入企业的门。学校有没有责任?有。在扩招的同时,教学资源没能跟上学生人数的增长,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在进入企业之后本应该快速积累工作经验,却发现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毫无头绪。企业有没有责任?有。如果说毕业生就业难是学校的责任,那么设计师的职业发展难就是企业的责任了。面对新进公司的设计师,如何对其进行培养并且防止人才的流失,企业是时候思考了。
由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和视觉同盟联合主办的“人才与未来——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http://2009.vudn.com)”将通过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对话,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和设计人才的培养探讨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正如本次论坛嘉宾洛可可设计总经理贾伟所说:“我很高兴看到‘人才与未来——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即将召开,因为设计界需要这样一个让教育与企业深入交流的平台,需要拥有更加优秀的设计教育,需要为中国的未来培养更多设计大师!”

论坛官方网站:http://2009.vudn.com
查看活动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