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画网资讯>>插画行业>>正文 |
互动•倾向——2009当代国际金属艺术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即将举办 |
文章出处:设计.中国 作者:佚名 人气:
日期:2009-03-10
|
|
|
日前,《互动•倾向——2009当代国际金属艺术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筹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于3月16日-3月25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区展厅举办。 2009当代国际金属艺术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美术学院协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承办,日本三星株式会社赞助,设计•中国(www.design.cn)网提供学术支持。 2009当代国际金属艺术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旨在加强艺术院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当代金属艺术教学、科研和创作中的新潮流与新思路。参加展览的131名艺术家分别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挪威和比利时。展览共收录133件作品,按国别、校别进行分区陈列。入选本次展览的作品普遍水准较高,体现了技术、材料和观念上的创新,代表了各国金属艺术的最新发展倾向。展览的评审委员会由来自上述5个国家的13名评委组成,将推选出优秀作品奖5名、优秀设计奖5名和提名奖10名,总计有20名艺术家20件作品获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生认为:在中国古代哲学“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中,“金”被排在第一位。在中国人的金属艺术观念中,金可以象征并代表了宇宙中所有的元素,“金”只是一种表象,它的背后是无穷运动着的其他四种物质。这种观念支持了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金属艺术创造。为了深入研讨金属艺术的文化内涵,展览将于3月17日举办5场专题学术讲座,主讲人分别为日本的饭野一朗,韩国的徐道植,挪威的因耶尔•哈内巫德,比利时的大卫•胡克以及中国的唐绪祥,讲座主题分别是“日本金属工艺的传统与现代”、“韩国当代工艺美术的形成及发展”、“挪威当代艺术首饰”和“变形的装饰:关于缀珠在银器雕塑中的变形应用的再思考”。 展览过程中,主办方还将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金属艺术实验室举办小规模的教学观摩活动,届时各国艺术家将就金属艺术的工艺和制作流程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大卫胡克《支离的混沌》

唐绪祥《胸针》

徐道植《盒子》

因耶尔哈内巫德《胸针》

宫田亮平《幸福之环》

莱夫.斯登贝-尼尔森《水》

海迪桑德《蓓蕾碗》

日本饭野一朗 作品

挪威戴翔 作品

周尚仪 作品

王瑞青 作品 |
|
|
|
关键字:当代艺术 责编:Ethan Cailon |
|
|
|
|
插画中国版权申明:本站所使用的原创插画,卡通,动漫,像素等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本站或本站作者联系,侵权必究!转载文章和作品版权属于原出处和作品所有!
转载要求:本站原创资源由插画中国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本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