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中国_中国插画师协会
儿童插画培训
中画网旗下插画网站
首页 - 插画画廊 - 插画论坛 - 远程插画培训 - 插画培训 - 插画招聘征稿 - 插画师信息 - 插画技法交流 - 插画教程 - 中画网资讯 - 商业插画- 插画欣赏
公告:儿童插画培训 唯美古风写实插画培训 北京插画培训现场班 创建个人画廊  远程漫画培训  
搜索关键字:
搜索范围:

 插画培训推荐专业
 
唯美古风插画培训
 
儿童插画培训
 
零基础学漫画、零基础学插画
 

·杭州动漫节现场直击:《奇想咕噜团》童话嘉年华再现
·奇想咕噜团杭州动漫节之小武日记
·五月祈福—CGArt®|风格2010年5月总第34期发行
·概念艺术大师葛雷格布罗德曼走进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动漫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超智能足球》全球启播
·第六届长春国际动漫艺术节暨2010 ChinaJoy Cosplay嘉年华东北赛区预选赛专题上线
·彼岸有晴天!彼岸天入选原动力!
·千呼万唤!2010中国动漫网金面具盛典活动官网正式上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画网资讯>>插画行业>>正文
专访北影动画学院张晨(2)
文章出处:中国动画网  作者:佚名  人气:  日期:2010-04-30    

 

中国动画网:《李献计历险记》、《打,打个大西瓜》的走红,有人说,这预示动画门槛随着计算机技术门槛的降低也在不断降低,个人创作动画不再有太多的限制,个人动画电影的无限可能。

张晨:没有太多的限制,我同意,其实在他俩之前,日本的新海诚就已经凭借着个人创作的动画片——《星之声》崭露头角。这些创作者都属于动画创作者里综合素质较高的一类人,他们往往一个人能担当动画团队里的多个角色。但他们没有分身术,不可能一个人分成五个人同时做很多不同的工作,所以,这些创作者想做出好的动画片就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李献计历险记》做了两年多,《打,打个大西瓜》一个人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制作完成,这些都是十几分钟长度的片子,但如果《大西瓜》是一个由四五个高手组成的团队来制作的话,也许一年之内就能完成了。我们必须承认,个人创作他们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非常值得钦佩的事。但个人创作这种模式,它绝对不可能支撑起中国的动画产业。我们知道就连以宫崎骏为核心的吉卜力工作室的生产方式,也都不是日本动画片主流的制作方式。因为吉卜力工作室是靠着宫崎骏超强的个人能力和意志力支撑起来的,是个特例。个人创作这种生产模式,只能算是动画产业主流的有益的补充和实验性的尝试,而不是工业动画的主流技法。
中国动画网:但伴随09年这些个人动画电影的大放异彩,网络上还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正规科班出身的”比不上“草莽出身的”、“半路出家的”。这一种直接对动画教育,专业动画培训提出质疑的声音,您有什么想法?

张晨:我觉得不要走极端就好了,但如果大家非得要在科班出身和非科班出身上做一个比较的话,那我觉得负责任的态度就不是主观臆断。如果非得要在这个事情上做一个公平、公正的结论的话,那就必须进行负责任的测算,测算科班出身的作品总量有多少,其中优秀作品占多少,非科班又是多少。我不否认非科班出身的创作者中有天才式的人物,但从成功的概率上来说,显然还是接受专业教育的创作者成功概率更大一些。而且,我们能看到,2009年,动画原创作者更善于利用网络媒体、节展活动来宣传、包装自己。今年4月1日,电驴网站新推出了一个原创板块,迎合这样的需求。到现在为止,电驴原创动漫板块上传的作品已经达到了40多部,这40多部动画片基本上都是近一两年来,创作水准较高的原创作品。当这些原创作品的量逐渐积累起来以后,它们将是未来工业动画——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商业动画片的发展土壤。

“定格动画,一个不可替代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中国动画网:从我们了解到的资料来看,您似乎对定格动画情有独钟,《不死镇》、《咖啡猫》、《蜗牛的家》几乎都是清一色定格动画。

张晨:“情有独钟”倒谈不上,但我个人确实很喜欢定格动画,在学生时代,做的主要是定格动画。那时做定格动画,除了喜欢外,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是,那时我绘画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做定格是我进行动画学习的一个很现实的选择。

中国动画网:那接触了定格动画后,您觉得定格动画的魅力在哪?

张晨:定格动画,一个不可替代的魅力在于,它非常善于发掘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东西、材质,它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你生活中所用到过的、见过的东西、材质都可以轻易的让它在定格动画里动起来,这样你会觉得你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一个角色。另外,定格动画还有一种天然的质感,即使是三维动画也只有做到了高端,才有可能逼近定格动画的质感。

英国的Aardman公司在做《超级无敌掌门狗》时就声称,坚决不用现代技术的,他们认为定格动画的骨架、材质是三维动画无法取代的。因为当时的三维技术确实达不到他们的质量要求。不过到了2008年,三维技术的发展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制作《鼠国历险记》的时候,他们也已经认可了三维技术。那接下来,很多人可能就会问,既然三维动画这么好用,二维动画是不是也要被三维动画取代了?
中国动画网:对,关于这个问题在业内一直饱受争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CG技术的不断成熟,三维在电影市场独占鳌头,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二维似乎已经到了“该安静地离开”的时候了。

张晨:这个争论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我一直深信动画电影好不好,有一个因素比它是二维还是三维的更加重要,那就是——故事。一个故事非常好的二维电影,我非常相信在票房上它能超过一个故事不怎么样,但技术很好三维电影。不要一味的迷信技术,更不要迷信三维。老百姓看电影首先看的还是故事,《阿凡达》之所以有那么高的票房,除了它是立体电影,制作精美外,它还有一个好故事、好剧本在支撑。虽然它的故事结构很平常、甚至有点老套,但是它所讲述的、表达的情感是还是很真诚的,很容易打动人的,所以它的二三轮票房才能一直攀升。故事才是核心,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

中国动画网:让我们再回到定格动画的话题上。上世纪初,一部不朽的幻想电影——《金刚》,使定格动画真正在大银幕上大放异彩,80年代,在美国特级大师雷·哈里豪森等人的推动下定格动画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而90年代以后,这个领域似乎陷入了低谷,CG技术似乎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灵方妙药,不过,现在把精力投入这一领域的年轻制作者数量也正在增加。您觉得还会有一个定格动画的黄金时代到来吗?

张晨:我觉得很难能再超过那个黄金时代,因为电脑技术可以解决一些传统制作问题。但定格动画在中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我还是持乐观态度的。我曾经画过一个定格动画的制片性价比曲线,在这个曲线图上,你会发现在中低端动画领域,制作定格动画的成本可能比二维、三维动画都要低,它的性价比比较高。目前我校师生正在定格动画制作方面不断进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动画网:也就是说,您觉得定格动画在中国还有发展前景,主要是从成本的角度去考虑的?

张晨:对,我首先是从一个性价比的角度去考虑。如果我是个制片人,排除我的创作本位,针对同一个题材,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我现在就这么多钱,用这些钱我做定格、二维、三维都能做出什么样的片子?怎样性价比高,能回收多少钱?这样一个很理性的角度去考虑、衡量。

“高效率,是无纸动画得以迅速占领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动画网:我们都知道,近年来,传统纸上动画正被高速淘汰,就连60年来业绩最辉煌的纸上动画公司,迪斯尼也在 2004年初正式关闭了传统动画工作室,如今,昔日的纸上动画王者已经完全进入了全新的无纸动画时代。无纸动画能如此迅速的占领市场,您觉得原因何在?

张晨:高效率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单位时间内它能制作的动画片的产量,比传统的纸上动画要高,即使是同一水准的动画片,无纸的制作效率也高。此外,无纸动画采用数字存储方式,除了便于分工协作外,也更容易跟3D、数字后期技术结合创作,而且一次制作完成的数字素材可以重复利用。另外,无纸动画生产流程不需要拍摄机、赛璐珞胶片、颜料等昂贵的制作设备,只需要电脑、软件等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动画网:在中国,很多动画公司尤其是那些新锐动画公司似乎也在一夕之间实现了“全无纸化”。

张晨:这个得分开说,如果你指的“无纸化”是指FLASH的话就很快,这几年,很多中小型的动画公司都在磨合FLASH的规模化生产方式,这种情况很多,而且发展非常迅猛,这和使用Flash软件低廉的成本有直接关系。但像Harmony软件那样的无纸动画高端平台的话,它在中国推广速度比较慢,因为它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一般的公司企业都买不起。

中国动画网:我们知道,动画造型设计是动画制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您在北影动画学院主讲的动画造型设计,动画造型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一般都有哪些?

张晨:首先,动画造型设计基础的能力就是美术造型能力,而美术造型能力又是通过传统美术来培养的,比如素描、色彩等;其次是理解剧本角色的能力,根据剧本来设计适合的角色造型;第三,动画造型不是一个静态造型,而是一个动态造型,所以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个造型的运动方式,它的运动方式往往会反过来决定这个造型的主要特征。比如,很多动画片里的变身动作都和造型有着很直接的关系,比如变形金刚的形体不是静止的,而是能够运动的,所以它的造型就和它的变身动作有很密切的关系。静态造型只需抓一个瞬间,而动态造型就必须保证动作过程是好看的、有趣的。第四,要能判断这个造型的商业拓展性。一个动画片商业价值的核心就是造型,动画片有很多层面的市场:短、中、长期市场,即从票房市场到授权市场。票房卖的是片子,授权卖的就是造型,而授权往往才是动画片赢利的核心所在。
中国动画网:说到这个,我们中国好像就没有创造出诸如米老鼠、唐老鸭、hellokitty般经典的动画形象。

张晨:不能这么说,传统美术片时代就用很多脍炙人口的动画角色啊,比如孙悟空、阿凡提、黑猫警长等等。如果谈到当代的话,我还是要提一下《喜羊羊和灰太郎》。《喜羊羊和灰太郎》的造型从美术层面上来看是挺简单的,剧作上也不复杂,FLASH技术实现的动作也很简单,但是它在商业上的拓展性却非常好。它的造型商业拓展性之所以好,主要在于它的形象识别性较高,人物性格有一定的内涵。

“凡是经过30年以后,仍经久不衰的动画造型,靠的既不是三个条件里的第一个,也不是第三个,而是第二个:内涵。”

中国动画网:对,我在网上看过一个业内研究人士分析的动画形象能够叫卖的三个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就与您提到的形象识别性较高非常切合。他认为一个动画形象能够叫卖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一、形象必须容易识别;二、形象要有内涵;三、形象要在媒体上充分的曝光。

张晨:他提到的第一个:形象必须容易识别,是站在一个商标的领域来分析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优秀的动画造型,但它却并不一定适合做商标,比如一个制作很精美、复杂的京剧脸谱动画造型,就不一定适合做商标了。而第三个:在媒体上充分的曝光,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的重复,重复多了,即使造型很烂大家也还是记住了。但第二个:形象要有内涵,就比较复杂了。我对内涵的理解是片子里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动画角色的人格魅力直接决定着它的观众会不会出现粉丝,粉丝团是所有消费者里最忠实的一群。《喜羊羊和灰太郎》的内涵里边最深厚的一点是它塑造了灰太狼这样一个好男人的形象,“嫁人就嫁灰太狼”甚至成为当下女孩子的择偶标准。当然这个内涵并不是它首先挖掘出来的,早在韩剧《我的野蛮女友》里就已经刮起了这个风潮。男人如何温柔、隐忍、有担当、有家庭责任,这其实是当代大众对男人的一个心理需求,《喜羊羊和灰太郎》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并进行挖掘。至于这个内涵还要持续多久,那就看30年后,大众对一个好男人的判断标准还是不是这样了,如果还是这样,那30年后《喜洋洋和灰太郎》就可能还能生存。如果30年后,大众审美文化发生了变化,好男人的形象变成了别的姿态,那这个动画片的艺术魅力很可能就会被别的片子所覆盖、所取代。

而米老鼠、唐老鸭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同样也是因为它们具有很深厚的内涵:米老鼠、唐老鸭的诞生其实都是非常贴近美国日常家庭生活的,它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美国人的家庭生活方式,米老鼠、唐老鸭通过几十年的累积,已经深入人心了;多啦A梦(机器猫)靠的也是这样一个内涵:每一个孩子在他幼小的时候,在他遇到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的时候,都希望有个像多啦A梦那样的伙伴陪在身边,帮助他解决困难,解决烦恼。这个内涵别说30年了,100年后也不会变,100年以后,我相信孩子们也还是希望,能有个像多啦A梦那样的伙伴陪伴在自己身边,所以它依然会有市场。这是深层次的文化需求,和无厘头恶搞式的文化需求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原创动画要找的核心价值就在这里。凡是经过30年以后,仍经久不衰的动画造型靠的既不是三个条件里的第一个,也不是第三个,而是第二个:内涵。
中国动画网:听说您一直在坚持做原创动画,那最近有没有在策划新的项目?

张晨:这两年一直在进行一个项目,不过现在还不太方便说。我觉得说得太多的话,做它的精气神就会散掉,变成了一种光说不做的状态。但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的,这个片子创作中阶段性的成果我都是要去和别人沟通的。

“我觉得这其实是个“围城”的心理,‘城里人想出来,城外人想进去’。”

中国动画网:好的,我们希望早日看到您的作品。现在您更多的是以教师、导演、总监等身份参与到动画创作中去,那您会不会怀念以前在动画一线创作的时光?

张晨:我觉得,这其实是个“围城”的心理,“城里人想出来,城外人想进去。”在我看来,我以后的状态一定是“出来进去,进去出来。”在创作一线的时候,你会很亢奋,每天都像打仗一样的去完成你想要做的事情,和周围的战友去合作,去拼搏,这很爽,但也很辛苦,有时还会吵架得罪人,这时可能就会怀念在学校的恬淡日子。但退出一线后,你肯定又会怀念前线,听到前线的喊杀声、战斗的炮火声,你又会蠢蠢欲动。

中国动画网:那您现在是处于哪种状态下?

张晨:我现在正处于在学校里积累我的战斗状态,准备回到创作一线进行创作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离开学校。学校就像军校一样,一个一辈子没打过仗的军官拿什么来教学生?所以,我会到一线去积累经验,然后将这种经验传授给我的学生。

“但就目前的社会阶段来看,审美生活和职业生活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鱼和熊掌还难以兼得的时候,代价到底有多大往往成了需要反复思量的事。而这也是我一直试图去探索、去挖掘、去表现的一个主题。”

中国动画网:在您自己创作的《不死镇》、《咖啡猫》、《蜗牛的家》,以及您现在正在策划的项目里有没有一个从一而终,或是说您非常想表现的主题?比如,在您的博客里曾提到的“审美生活”?

张晨:当然有,“审美生活”这个词是在我上大二的时候看到的,推荐给你一本书——《艺术化生存——东西方审美文化比较》。这本书是一套书的卷首本,它不仅谈到了中西方审美文化的比较问题,还谈到了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趋势问题。这本书对我产生的一个重大的影响就是它提出了“中国人应该去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问题。我们除了是一个“公司人”,“职业人”的身份属性外,我们还能够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格,这种人格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而且这种生活应该是健康的。另外,它还提出了,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去追求自己想拥有的审美生活的观点。这在当时它等于赋予了我这个非科班的,非艺术圈的学生追求自己的文化理想,追求自己的审美生活的权力,我受益很大。后来,我有幸进入北影动画学院攻读研究生,我就开始尝试着将这样的主题融入到我的作品里。但那时候的一些作品还很不成熟,比较矫情,我觉得还缺少很多滋润生活、滋润人心的东西,而这种滋润的东西是要靠我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来补充的。

另外,现在我还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似乎都在向商人阶层看齐,现在在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很多成功商人在向老百姓推荐甚至是炫耀他们的生活方式,各种广告片里充斥着对幸福生活所做的物质诠释。我觉得这很奇怪,因为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以前的中国社会,理工的、从商的、从政的,他们在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是向文化人看齐的,文化人的生活质量应该是所有人里最为闲适和愉悦的。文化人的一个天然属性就是向其他领域的人输出、推荐自己的审美文化生活方式,去平衡这个社会的矛盾。这种审美生活也许没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论那么实用,但是它是现在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非常需要的一种情怀。它同样也很现实,会让人变得更成熟、心态更稳定,更好的去面对后面更长远的人生。我觉得有朝一日应该是我们通过文化产品或其他方式,去输出、推荐这样一种审美生活。但就目前的社会阶段来看,审美生活和职业生活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鱼和熊掌还难以兼得的时候,代价到底有多大往往成了需要反复思量的事。而这也是我一直试图去探索、去挖掘、去表现的一个主题。
中国动画网:您觉得您现在的生活已经接近“审美生活”了吗?

张晨:我觉得算是比较接近我想要的那种审美生活状态了,即使我拥有的物质财富很有限,但我拥有很多别人所没有的经历和精神享受,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让物质的东西变成第一性的东西。

中国动画网:不能让物质的东西变成第一性的东西很关键,也是大家比较难做到的。听说您五月初将受邀前往德国参加斯图加特动画电影节?

张晨:对,大概在五月二号的时候去参加这个动画电影节,可能还要做一个演讲,到时会有机会遇到很多圈内的人,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学习。

中国动画网:好的,期待您从电影节上给我们带回好消息,我们的采访也即将结束,预祝您斯图加特之行顺利!

张晨:谢谢!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键字:动画      责编:Ethan Cailon  
  插画中国版权申明:本站所使用的原创插画,卡通,动漫,像素等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本站或本站作者联系,侵权必究!转载文章和作品版权属于原出处和作品所有!
转载要求:本站原创资源由插画中国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本站。
 


中画网旗下中画插画网 版权所有
中画网 - 知名绘画艺术交流网站 (c)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画为北京中画网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商标
京ICP备0508256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54798号